午餐吃什麼?



 





 


好久了,自從沒上班、大寶貝(另一半)上班、小寶貝上學後,午餐就被認為沒有好好吃過。一個人的午餐,不需要花心思,所以,就能下肚的就能夠填飽我的肚子。要說我不會享受一個人的午餐,這樣說是不公平的,因為,我吃的都是我想吃的呀,我倒認為,這才是個享受呀!


 


今日,午餐吃什麼呢?水餃,對,就是水餃。自己現包的水餃。


 


我喜歡自己東做做、西煮煮的,今日,包了水餃。多年前,我也包過幾次,但自從一次吃了朋友送的《胡瓜包子》(包了胡瓜的包子)後,想要效法,包了個特別的水餃《吻仔魚+肉》之後,寶貝就不喜歡吃包的水餃了,應該說是害怕吧!每回,我說煮水餃,寶貝都會問:「媽媽,水餃是你包的嗎?」若我的回答是:「是」,他就會說:「媽媽,我不想吃水餃。」很傷心呀


 


昨日,跟媽媽去市場,決定要找回寶貝對我包水餃的信心,於是,買了包水餃皮,今早,閒來無事,剁了高麗菜、絞肉後,就包了水餃。包完後,適逢午餐時間,看著自己包的水餃,實在忍不住口水直流,因此,我的午餐就成了我包的水餃了,愛心水餃喔!


 


本來想要放上煮好的水餃,無奈,手腳的速度比不上嘴巴的速度,故水餃直接躺在我的肚子裡了,只好改放上生的水餃照片了。


 


 


【附註  水餃的煮法】


 


水餃怎麼煮?沒錯,水滾後,放入水餃,蓋鍋蓋,水再次滾後,倒入一碗水,如此重複三次(亦即加過三次水)後,水餃浮在水面,即可撈起。


 


這是,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煮法,但為什麼我們要照著煮呢?懷疑過嗎?老祖宗時代,水餃都是現做現煮,豬肉若是沒熟,會有寄生蟲,因此,老祖宗流傳下來煮法,確實可以將水餃皮內的生肉煮成熟肉。


 


可現在,我們多半吃的是冷凍水餃,有沒有發現,當我們找著老祖宗的煮法,水餃皮煮到破了,裡頭的肉卻沒有熟,那是因為,老祖宗的煮法,是水滾後才下餃子,當冷凍水餃皮遇到滾燙的水後,很快就熟了,但裡頭的肉呢?甚至還沒解凍呢!


 


當我們煮冷凍水餃時,不妨改個方式:鍋內放入冷水,點火後,將冷凍水餃放入,水滾後,加入一碗冷水,再滾後,再加入一碗冷水,總共加了2碗水,等再次水滾後,也就是水餃浮上水面時,就可以撈起上桌了。


 


 


【延伸】


 


有時,前人作法雖好,但也要因應不同的時代、時機、時間點,而有適當的改變,而非一成不變,突然想到以前看過的管理小故事收錄於《看故事,學管理》,故事不太記得了,只記得該故事陳述的理念。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