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拿起了父親幾個月前給我的書-『于丹《論語》心得』,看到尾端,有篇讓我蠻有感觸的:


 


<完璧歸趙>


當年趙王得到價值連城的和氏璧,秦王想設法奪過來。於是他派使者告訴趙王說:「我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換這塊璧。」趙王知道秦是虎狼之國,這塊璧一旦拿到秦國就沒辦法再拿回來。此時,藺相如說:「如果我們不去的話是自己理虧,我帶著這塊璧去,如果不能換回城池,我豁出命來也不會讓他落在秦王之手,有我在就有這塊璧再。」


等藺相如帶著和氏璧來到秦國,秦王就隨隨便便在偏店接見,並讓大臣、美人嘻嘻哈哈地傳看這無價之寶。藺相如一看就明白了,這塊玉在這裡不受尊敬,就像趙國不受尊敬一樣,要拿回來是很難的事情。於是他就跟秦王說:「大王,這塊美玉是有瑕疵的,你給我,我指給你看。」等秦王把這塊璧還到他手裡,藺相如退後己不靠在柱子上,怒髮上衝冠,持璧而立,跟秦王說:「你在這樣一個地方迎接這塊玉,是對寶玉、也是對趙國的不尊重。你知道我們來之前,焚香鼎禮,齋戒十五天,以示對秦國的尊重。而你隨便把這塊玉傳與大臣、美人,這樣一個懈慢的態度就讓我知道,你們不是真正想要用城池來換和氏璧的。如果你真要這塊玉,你也要像我們一樣齋戒焚香十五天,而且你要先把城池劃給我們,我們才能再把這塊玉給你。不然的話,我的頭和這塊玉現在就同時撞碎在你的金殿上的大柱上。」秦王怕了,趕緊答應了他的要求。


藺相如知道秦王不會履行諾言,所以連夜讓家人帶著這塊美玉逃回了趙國,他自己則留下來,最後跟秦王做個交代。他對秦王說:「我知道你沒有真正給我們城池之心,線在完壁已經歸趙了。」


 


人怎樣可以變得無畏,可以變得淡定而不倉皇?這需要在心中找到一個寄託,這個寄託不見得是大家共同認可的一個宏大理想,也不見得是一種權勢、金錢之類的東西。可以說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「達文西密碼」,每一個人的生命中一定有她自己最在乎的東西,但凡找到這樣一個寄託,就會給你這一生找到一個依憑,會找到自己的一個內心根據地。


 


 


 


『達文西密碼』- 一個人一生最在乎的的心靈寄託。


曾經,念書學姐極力勸我加入教會,當時我知道自己要的時什麼,我一直認為,人為何要信教,原因很多,但一定有種原因是為了找到心靈上的寄託。人一旦有了寄託,便會變得有自信,不論做什麼事或是擔任任何一個職業角色,都能夠有所擔當。過去,我也一直有我的『達文西密碼』,所以,處事上也都能夠不慌不忙,淡定自如。可是那已成為了過去式了。


這個『密碼』似乎已不存在了,也因為這樣,變得沒有了自信,也因為沒有了自信,處事上似乎也變得無法面對挫折、慢慢的開始逃避了


原來,心靈上的寄託真的如我之前所堅持的是非常重要的。可惜了...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